只用了3个小时,就把俄罗斯渗透成筛子,乌克兰军队的手段: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称,7月25日夜间11时10分至7月26日凌晨2时许,隶属于乌克兰国防部的国防情报局特殊渗透部队的特工人员,秘密潜入俄罗斯南部克拉斯诺达尔高级军事航空学校的阿尔马维尔机场,随后轻松纵火焚烧了俄空天军一架苏-27UB战斗机。 要知道,这地方可是俄罗斯王牌军事航空学校的驻地,拥有雅克-130、米格-29UB战斗机等多型号战机,平时戒备极其森严,到处都是士兵持枪站岗,学校周围遍布带电铁丝网,结果被乌克兰特工轻松突破,这脸可丢大了。 但其实,乌克兰这次渗透并非偶然,而是蓄谋已久的战术组合拳。 就拿2025年6月的“蛛网”行动来说,乌克兰特工花了18个月在俄罗斯境内秘密组装了117架FPV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被改装得雷达反射截面跟小鸟差不多,还植入了AI识别系统,专门盯着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的油箱和机翼弱点打。 行动当天,无人机从伪装成货车的发射平台起飞,直接把俄罗斯四个空军基地炸得稀巴烂,40多架战机报销,损失超过20亿美元。 俄罗斯的S-300和S-400防空系统,在这些“低空杀手”面前,拦截率连一半都不到,完全成了摆设。 乌克兰的渗透手段之所以这么溜,离不开北约化的特种部队训练。他们的特种作战团要经过6个月的强化训练,淘汰率高达80%,剩下的精英还要到别尔德切夫的142基地接受美国第10特种大队教官的真传,不仅身体素质过硬,还精通电子战、情报分析和伪装渗透。 比如在“蛛网”行动中,他们在俄罗斯境内租了个仓库,就在俄联邦安全局分部隔壁,愣是把150架无人机零件拆得七零八落运进去,组装完了俄罗斯人都没发现。 俄罗斯的防御漏洞也是乌克兰成功的关键。就说阿尔马维尔机场,作为王牌军校驻地,说是有层层防护,但实际情况呢?俄罗斯空天军的战机经常露天停放,连个加固机堡都舍不得建。2024年5月克里米亚贝尔贝克机场遇袭时,俄罗斯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加固机堡,导致3架苏-27和1架米格-31BM被ATACMS战术导弹炸成废铁。 更绝的是,俄罗斯的低空雷达系统早就被曝存在漏洞,2025年7月莫斯科四大机场被无人机群瘫痪时,这些无人机就是贴着50米高度飞进来的,雷达根本看不见。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俄罗斯拉胯的情报网。在行动开始之前,乌克兰特工早就通过线人、卫星影像和开源情报,把俄罗斯机场的安保漏洞摸得一清二楚,甚至能精准掌握俄军的调动时间和路线,打俄罗斯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乌克兰简直把不对称作战玩出了花。他们用低成本的无人机和特种部队,把俄罗斯的高价值目标打得叫苦不迭。 俄罗斯这边呢,要么把机场搬到地下,要么把防空网织得更密,但地下机场造价高得吓人,织网又缺芯片,毕竟西方禁运后,俄罗斯连洗衣机芯片都得拆来用,更别提高端雷达了。但时间可不站在俄罗斯这边,乌克兰尝到甜头后,下一步说不定就该盯上圣彼得堡或者新罗西斯克了。 可以预见,这场战争已经从钢铁洪流的对抗,变成了技术和情报的博弈,乌克兰用三个小时的渗透,实实在在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在现代战场上,再坚固的防线,也怕有心人盯上漏洞猛戳。